创新团队

数值天气预报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试验基地

气象与环境学报

环境气象观测站

环境气象科研团队

1、环境气象团队的主要工作

  (1)开展东北区域霾天气成因与气象调控、大气边界层结构与霾天气生消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机制、臭氧污染成因及防控等研究。

  (2)负责发展完善东北区域环境气象数值模式,开展大气化学资料同化、排放源动态更新和物理化学过程优化等预报技术的研发应用,为东北雾霾、空气质量等预报提供技术支撑。

  (3)负责辽宁地区大气成分决策服务材料的编写。

  (4)负责核辐射和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物扩散现场应急观测及污染物扩散影响模拟分析。

  (5)负责辽宁中部城市环境气象观测试验站网建设及设备运行维护。

  (6)承担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事项。

2、团队成员介绍

马雁军,女,1964年9月生,199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天气动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11月被聘为四级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分会委员,东北区域气象中心城市群大气成分变化特征方向学科带头人。一直从事环境气象研究及业务工作。近年来主持及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面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20多项,如:210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东北哈尔滨-长春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第一课题“哈长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技术体系”、210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我国大气重污染累积与天气气候过程的双向反馈机制研究”第四课题“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及东北平原重污染过程大气污染物与低层气象要素垂直结构及其时空演变研究”、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模拟及其调控原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目(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传输与市际相互影响)、科技部科学仪器升级改造项(测大气污染物浓度垂直分布的系留气艇改造升级),公益性行业(气象)专项经费(城市环境气象监测评价预警业务系统研发)等。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SCI收录15篇,出版论著3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

周德平,女,1962年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198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大气物理学专业,学士,三级研究员。近十年来,主要从事云和降水物理与环境气象方面的研究工作,对辽沈地区大气气溶胶与冰核的变化特征、冰核检测手段与观测方法、气溶胶和负氧离子以及酸雨对辽宁省生态环境的影响、辽宁空中水资源含量和增雨潜力分布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加完成了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SCI/E收录2篇,一级核心期刊14篇;得到国家专利授权2项;编制发布地方标准1项;参与编写专著2本。主持和参与完成得科研成果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次、三等奖2次;辽宁省气象局气象科技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荣获“第六届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和“2007-2010年度辽宁省优秀气象科技工作者”称号,并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次。

刘宁微,女,1977年生,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博士,正高级工程师。长期围绕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与评估开展应用服务和研发工作,揭示了中国区域WMO/GAW大气本底站对臭氧季节变化的区域代表性,明确了来自不同纬度带的臭氧对中国区域近地面臭氧的贡献,弄清了沈阳地区臭氧的城-郊分布差异,阐明了辽宁地区持续性大气污染相关气象要素临界判据,提出了城市尺度定量减排方案。科研成果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15%-20%)和评估水平,如牵头创建了辽宁省城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多次助力沈阳和大连在全国空气质量考核评比中位列前三名,预报产品起到了提醒公众进行空气污染防范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近十年以来,主持科研项目12项,其中省部级3项,厅局级5项;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论文4篇,EI论文2篇,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独著专著1部,副主编出版专著1部;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主持);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1项(排名第2),辽宁省气象科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1),二等奖4项;获得2020年度辽宁省气象部门事业单位工作记功奖励,2012年度“辽宁省气象部门专业技术标兵”称号。

王扬锋,男,1977年生,2004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硕士毕业,研究员,长期从事环境气象数值模式研发、重污染天气边界层结构和成因机制研究等,2012被评为辽宁省气象局第一批业务骨干和气象部门先进工作者,2017年被聘为辽宁省核应急专家。2010年以来主持辽宁省科技厅、国家气象局、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公益性气象行业专项子课题等项目10项(省部级6项),牵头开展环境气象数值模式研发与污染源同化改进,构建颗粒物与能见度修正模型,城镇化过程中影响大气环境关键因子等多项研究,研究成果在东北环境气象预报监测业务中发挥重要技术支撑作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2篇,以副主编出版专著3部;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辽宁省气象科研成果奖4项;组织建设完善辽宁大气成分监测网,雾霾监测能力明显提升;技术把关编写大气成分决策服务产品70余期,其中1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次获省领导批示。

张云海,男,1966年生,1988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气环境与大气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气环境、天气气候。从事城市群大气污染、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共主持和参加各类项目30多项,主持参加项目有“辽宁城市环境业务系统的建设与研究”、“辽宁地面风场数值研究”、“东北地区灰霾天气的特征研究与预测”、“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大气扩散实验研究”、“大气环境基础数据库建设研究”及“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模拟及调控原理”。科技部修缮项目“大气环境流动监测系统建设”。近年主持、参加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0806020),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106033)。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典型湿地边界层特征及其对区域雾霾天气形成及影响的观测研究”( 41375146)。

洪也,女,1969年生,200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共党员。长期从事大气环境和医疗气象学方面的科研和业务工作。2020年被评为中国气象局全国气象健康专家。主要从事东北地区霾污染的成因、二次气溶胶的生成机制、污染物来源、演化规律及其对区域空气质量和健康的影响方面的工作。主持或参加了多项科研项目,其中省部级以上20多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论文2篇。获辽宁省气象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1),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共7项。出版专著1部,副主编出版专著2部。获2012年度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014年度辽宁省优秀气象服务人员称号,撰写的降尘服务材料得到辽宁省副省长和省政协主席的批示,有的写入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服务报告内容在辽宁卫视和辽宁日报中播出和刊登,并被东北新闻网、凤凰网、光明网、搜狐网、网易网、新浪网等十几家媒体转载。为辽宁省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和大气污染治理效果提供了有力证据。 


李晓岚,女,1986年生,中共党员,201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博士,副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大气边界层和陆面过程的相关研究,主要开展重污染天气边界层结构和成因机制、沙尘天气起沙机理及参数化、地-气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等方面的研究。近5年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并参加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GR、AE、AR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SCI论文13篇);曾获2017年度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2017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2020年入选辽宁省青年气象英才、中国气象局青年气象英才和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近五年连续三年获辽宁省先进工作者奖、获辽宁气象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2次(分别排名第1和第6),二等奖2次(分别排名第2和第7),获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2012年在德国科隆大学地球与大气科学学院做短期交流,2018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风暴分析与预测中心(CAPS)做访问学者,2020年为上甸子国家大气本底站客座研究人员。

赵胡笳,女,1985年生,2014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环境学院气象学专业,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我国东北地区气溶胶光学-辐射特性及其环境效应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及面上项目,并参加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发表论文62 篇,其中 SCI论文 45 篇,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SCI总引用800余次。获得2017年、2019年辽宁省气象科研成果二等奖(排名6、排名7)、2017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万层次)人才计划、荣获2020年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2020年获得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王东东,男,1986年生,群众,2016年12月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气环境数值模拟和模式检验方面的科研工作,针对气溶胶效应对东亚季风的影响机制、区域空气污染、环境气象数值预报和区域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的检验评估等方面进行研究。主持项目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1项,参加科研课题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SCI收录 2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曾获得2020年度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才称号。

刘玉彻,女,1979年2月生,2005年毕业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城市环境专业,硕士,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大气物理和大气化学的相关研究,主要开展重污染天气边界层结构和成因机制、酸雨、海陆风、热岛等方面的研究。近15年主持所公益基金3项,其中面上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其中一级核心8篇,二级核心8篇。

3、获奖情况

 

序号

获奖名称

等级

课题来源

成果名称

主要获奖人员

1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辽宁省科技厅

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演变与调控机理研究”

马雁军、刘宁微、王扬锋、张云海、洪也、李丽光、宋煜

2

辽宁省气象局科研成果奖

一等奖

辽宁省气象局

沈阳地区大气边界层垂直结构对雾霾天气形成影响机制研究

李晓岚、马雁军、王扬锋、刘宁微、洪也、赵胡笳、张云海

3

辽宁省气象局科研成果奖

一等奖

辽宁省气象局

辽宁中部城市群空气质量及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技术方法集成

刘宁微,马雁军,王扬锋,李晓岚,洪也,周德平,张云海,赵胡笳

4

辽宁省气象局科技成果奖

二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不同成冰机制对大气冰核观测影响的对比研究

周德平、王扬锋、洪也、杨阳、杨磊、姜鹏、赵胡笳

5

辽宁省气象局科研成果奖

二等奖

辽宁省气象局

辽宁省大气降尘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洪也,李晓岚,刘飞,刘庆婺

6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参与)

二等奖

国家科技部公益类研究专项

东北冷涡天气系统人工增雨技术研究

宫福久、周德平、陈宝君、袁建、耿素江、王吉红、王永亮、杨军、杨旭等

7

辽宁省政府科学技术奖励(参与)

二等奖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

辽宁省重大农业气候灾害预测技术推广应用

李辑、龚强、陈力强、周德平等

4、承担项目情况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项目编号

项目(课题)来源

项目(课题)类型

立项时间

结题(计划结题)时间

主持人

合同

经费

(年月)

(年月)

(万元)

1

东北亚地区夏季气候增温中黑碳气溶胶的贡献

420050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基金

2021.01

2023.12

王东东

24

2

沈阳市PM2.5与O3来源解析及协同控制究

D202101

辽宁省气象局

博士科研专项

2021.01

2021.12

刘宁微

5

3

沈阳市PM2.5与O3来源解析及协同控制究

D202101

辽宁省气象局

博士科研专项

2021.01

2021.12

刘宁微

5

4

多尺度城市冠层模型在沈阳地区霾污染预报中的应用和评估

2020-MS-350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委

面上项目

2020.05

2023.04

 李晓岚

30

5

霾过程气象因素对PM2.5化学组分二次生成及来源研究

202012

辽宁省气象局

面上项目

2020.1

2020.12

洪也

0.9

6

东北地区大气臭氧时空分布特征和预报技术研究

2020SYIAE/ZD1

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重点

项目

2020.05

2022.04

 刘宁微

32

7

重污染天气下我国东北城市群与京津冀区域间大气污染输送相互作用与影响机制研究

418751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

2019.01

2022.12

赵胡笳

67

8

基于大气污染观测资料同化的辽宁雾霾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研发

2019JH8/10300094

辽宁省科技厅

重点研发计划指导计划项目

2019.10

2022.09

王扬锋

30

9

沈阳地区臭氧污染的形成及预报技术研究

2019JH8/

10300095

辽宁省科技厅

社发攻关及产业化指导计划

2019.10

2022.09

刘宁微

30

10

基于MET平台的东北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降水预报检验技术研究

2019SYIAEMS2

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面上项目

2019.01

2020.12

王东东

3.5

11

夏季东北平原污染天气条件下边界层特征

2019SYIAEMS3

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面上项目

2019.01

2021.05

刘玉彻

4

12

黑碳气溶胶对东北地区冬季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

20180540093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重点项目

 

2018.09

2020.08

王东东

3

13

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扩展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4173064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重点项目子课题

2018.01

2022.12

马雁军、王扬锋

42.62

14

全温谱检测

2018YFC1507904-0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分项

2018.12

2021.12

周德平

45.0

15

臭氧浓度指标

2018200

辽宁省质量监督局

辽宁省地方标准项目

2018.04

2019.12

刘宁微

2

16

东北区域环境气象数值预报系统的搭建及初步应用

D201801

辽宁省气象局博士科研专项

 

2018.01

2019.12

王东东

3.45

17

核及危险化学品扩散气象应急服务系统建设

2018SYIAEYJ1

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2018.04

2020.03

王扬锋

19.5

18

哈长城市群大气符合污染立体监测技术体系-哈长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

2017YFC0212301

国家科技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2007.07

2020.12

马雁军

553

19

科尔沁沙地对流起沙及对区域沙尘气溶胶贡献的数值模拟研究

4160508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青年基金

2017.01

2019.12

李晓岚

21

20

中国东北地区农作物残茬燃烧气溶胶光学特征及对直接辐射效应研究

41605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基金

2017.01

2019.12

赵胡笳

19

21

东北平原重污染过程大气污染物与底层气象要素垂直结构及其时空演变研究

2016YFC0203304

国家科技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

2016.01

2020.12

马雁军

40

22

霾污染跨控制区影响来源解析方法研究-以辽宁中部城市群为例

LAPC-KF-2017-02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2017.04

2020.04

洪也

15

23

青藏高原地区大气臭氧季节分布变化的模拟

研究

2017B02

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

面上

项目

2017.11

2018.10

刘宁微

3

24

辽宁霾过程的污染气象和能见度阈值的研究

2017SYIAEMS6

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基本科研业务业务费

2017.7

2019.7

洪也

4

25

沈阳PM2.5化学特征对呼吸疾病影响技术集成应用

CMAHX20160307

中国气象局

预测核心业务发展专项

2016.1

2016.12

洪也

20

26

基于CMAQ模式的污染源优化及空气质量修正预报技术

CMAHX20160306

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关键技术集成

2016.01

2016.12

王扬锋

23

27

亚洲夏季风期间气溶胶和臭氧变化特征的分析研究

91537107/ ZT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专题

项目

2016.04

2018.12

刘宁微

20

28

大气边界层结构变化对大气环境容量及霾天气污染过程的影响研究

2016SYIAEZD3

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2016.06

2018.05

王扬锋

75

29

不同成冰机制对大气冰核观测影响的对比研究

414400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应急管理项目

2015.01

2015.12

周德平

20.0

30

辽宁省大气降尘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02

辽宁省气象局

面上项目

2015.5

2016.4

洪也

2

31

东北区域城市和背景区大气气溶胶

化学特性及典型城市群气溶胶光学

特性研究

D201501

辽宁省气象局

博士科研专项

2015.05

2017.05

赵胡笳

10

32

沈阳市PM2.5的理化特征及污染的影响因素

2015IAE-CMA01

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基本科研业务业务费

2015.5

2017.5

洪也

30

33

丹东2006-2014年降水酸碱度研究

2015IAE-CMA07

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所项目

2015.05

2017.04

 刘玉彻

5

34

典型湿地边界层特征及其对区域雾霾天气形成及影响的观测研究

4137514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

2014.01

2017.12

张云海

60

35

城镇化发展对大气环境影响的评价技术在辽宁中部地区的评估和应用

GYHY201406031-1

国家财政部

公益性行业(气象)专项子课题

2014.01

2016.12

王扬锋

102

36

东北区域雾霾预报预警技术研究

 

国家科技部

科技支撑计划专题

2014.01

2016.12

马雁军

31

37

辽宁中部城市群空气质量及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技术方法

集成

CMAGJ/

2014M12

中国

气象局

面上

项目

2014.01

2015.06

刘宁微

15

38

预报模式方案设置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应用示范系统项目

2014.09

2015.10

刘宁微

47.5

39

基于Models-3模式系统的辽宁中部城市PM2.5数值模拟研究

2013IAE-CMA04

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2013.05

2015.04

王扬锋

10

40

沈阳经济区大气灰霾监测预警技术集成与应用

CMAGJ2012M14

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关键技术集成

2012.09

2013.09

马雁军

12

41

沈阳市可吸入颗粒物的理化特征及污染成因研究

2012IAE-CMA02

沈阳大气所

基本科研业务业务费

2012.4

2013.12

洪也

10

42

沈阳城市热岛统计分析和边界层污染模拟研究

2011IAE-CMAIO

沈阳大气所

基本科研业务业务费

2012.05

2014.5

刘玉彻

10

43

沈阳及周边城市大气颗粒物PM10、PM2.5和PM1污染特征的异同性及其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1IAE-CMA09

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2011.01

2012.12

王扬锋

9

44

大气冰核浓度的时空变异性及影响因素观测研究

4097508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

2010.01

2012.12

周德平

52.0

5、发表的论文

团队成员的论文按照年份和级别排序

(1)Zhao, H.*, Gui, K., Ma, Y., Wang, Y., Wang, Y., Wang, H., Zheng, Yu., Li, L., Zhang, L., Che, H., Zhang, X., 2021. Climatology and trends of aerosol optical depth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and shape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2001 to 2018.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763, 142979

(2)刘宁微,李晓岚,任万辉,王若男. 2021. 东亚夏季风对中国东部臭氧输送过程的影响研究. 大气科学学报

(3)Xiaolan Li, Xiao-Ming Hu, Changjie Cai, Qingyu Jia, Yao Zhang, Jingmiao Liu, Ming Xue, Jianming Xu, Rihong Wen, Sean Crowell, 2020: Terrestrial CO2 fluxes, concentrations, sources and budget in Northeast China: Observational and modelling studies. J. Geophys. Res., 125, e2019JD031686

(4)Zhao, H., Che, H.*, Zhang, L., Gui, K., Ma, Y., Wang, Y., Wang, H., Zheng, Y., Zhang, X., 2020. How aerosol transport from the North China plain contributes to air quality in northeast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738, 139555

(5)Zhao, H., Che, H.*, Gui, K., Ma, Y., Wang, Y., Wang, H., Zheng, Y., Zhang, X., 2020. Interdecadal variation in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over northeast China from 1980 to 2017. Chemosphere, 247, 125737

(6)ZHOU Deping, WANG Yan, XIE Yanbin, WANG Xiaoying, WANG Yangfeng, HONG Ye。Analysis on Change of Precipitation pH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id Rain in Liaoning Province (2007–2018). Rev. Chim., 2020, 71 (5):491-505

(7)Ningwei Liu, Jianzhong Ma, Wanyu Xu, Yuhang Wang, Andrea Pozzer, Jos Lelieveld. 2020. A modeling study of the regional representativeness of surface ozone variation at the WMO/GAW background stations in China.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42, 117672

(8)Yangfeng Wang,Zhongyan Lu,Guangmei Zhang,et.al.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Schemes on the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lements in winter stable weather of Shenyang.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0,526(1755-1315):1-7. doi :10.1088/1755-1315/526/1/012031

(9)Yangfeng Wang, Zhongyan Lu, Hujia Zhao, Yanjun Ma. 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n the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lements in the Central Cities of LiaoningProvince.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0,446(1755-1315)

(10) 洪也,张莹,马雁军,王式功,张军,侯率,陈凯奇,李慧. 沈阳污染物与气象因素对呼吸疾病门诊数影响.中国环境科学,2020,40(9):4077-4090

(11) 刘玉彻 苏航 杨洪斌等,2016年沈阳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的气象条件和传输特征分析,环境工程,2020(8):311-315

(12) 刘玉彻 赵胡笳 苏航等, 沈阳2014-2018年夏季重污染天气统计和后向轨迹分析,环境工程,2020(8):308-310

(13) 王扬锋,马雁军,权维俊,李荣平.东北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应用研究进展,气象与环境学报,2020,36(6):130-136

(14) 王东东,朱彬,万绪江。硫酸盐气溶胶间接效应对中国东部冬季气候的影响.气象与环境学报,2020,36(5):52-61

(15) Xiaolan Li, Xiao-Ming Hu, Yanjun Ma, Yangfeng Wang, Liguang Li, Ziqi Zhao, 2019. Impact of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o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air-pollution episodes in Shenyang, Northeast China.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14, 116850

(16) Xiaolan Li, Yangfeng Wang, Wei Wei, Yunhai Zhang, Ningwei Liu, Ye Hong, 2019: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in Shenyang, Northeast China. 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 19: 2464–2476

(17) Xiaolan Li, Xiao-Ming Hu, Shuaiyi Shi, Lidu Shen, Lan Luan, Yanjun Ma, 2019: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and regional transport of air pollutants in two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the Northeast China Plain. Chin. Geogra. Sci., 29(6):917-933

(18) Zhao, H., Che, H.*, Xia, X., Wang, Y., Wang, H., Wang, P., Ma, Y., Yang, H., Liu, Y, Wang, Y., Gui, K., Sun, T, Zheng, Y., Zhang, X., 2019. Climatology of mixing layer height in China based on multi-year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2000 to 2013. Atmospheric Environment.213, 90-103

(19) Zhao, H., Wu, Z.*, Liu, J., Wu, G., 2019. Two air pollution events in the coastal city of Tianjin, north China plain. Atmospheric Pollution Research, 10, 1780-1794

(20) Zhao, H., Ma, Y.*, Wang, Y., Wang, H., Sheng, Z., Gui, K., Zheng, Y., Zhang, X., Che, H., 2019. Aerosol and gaseous pollutant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heating season (winter–spring transition) in the Harbin-Changchun megalopolis, northeastern China.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188, 26–43

(21) Ningwei Liu, Weili Lin, Jianzhong Ma, Wanyun Xu, Xiaobin Xu. 2019. Seasonal variation in surface ozone and it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t global atmosphere watch stations in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77(3): 291-302

(22) Ningwei Liu, Wanhui Ren, Xiaolan Li, Bingkun Li. Xiaogang Ma. 2019. Distribution and urban-suburban differences in ground‑level ozone and its precursors over Shenyang, China. 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131: 669-679

(23) Ye Hong,Yanjun Ma,Junying Sun,Chaoliu Li, Yunhai Zhang, Xiaolan Li, Deping Zhou , YangfengWang, Ningwei Liu. Water-soluble ion components of PM10 during the winter-spring season in a typical polluted city in Northeast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9,26(7), 7055-7070

(24) Zhao, H., Che, H.*, Xia, X., Wang, Y., Wang, H., Wang, P., Ma, Y., Yang, H., Liu, Y., Wang, Y., Gui, K., Sun, T., Zheng, Y., Zhang, X., 2018. Multi-year ground-based measurements of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and direct radiative effect over different surface types in northeastern Chin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123,13887-13916

(25) Zhao, H., Che, H.*, Wang, Y., Dong, Y., Ma, Y., Li, X., Hong, Y., Yang, H., Liu, Y., Wang, Y., Gui, K., Sun, T., Zheng, Y., Zhang, X., 2018. Aerosol Vertical Distribution and Typical Air Pollution Episodes over Northeastern China during 2016 Analyzed by Ground-Based Lidar. 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 18, 918-937, DOI: 10.4209/aaqr.2017.09.0327

(26) Zhao, H., Che, H.*, Ma, Y., Wang, Y., Yang, H., Liu, Y., Wang, Y., Wang, H., Zhang, X., 2017. The Relationship of PM Variation with Visibility and Mixing-Layer Height under Hazy/Foggy Conditions in the Multi-Cities of Northeast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4, 471

(27) Xiaolan Li, Yangfeng Wang, Hujia Zhao, Ye Hong, Ningwei Liu, and Yanjun Ma. Characteristics of pollutants and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during two haze events in summer and autumn 2014 in Shenyang, Northeast China, 2018: Aerosol Air Qual. Res., 18(2): 386-396

(28) Xiaolan Li, Yangfeng Wang, Lidu Shen, Hongsheng Zhang, Hujia Zhao, Yunhai Zhang, and Yanjun Ma, 2018: Characteristics of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during a persistent haze event in central Liaoning City Cluster, Northeast China. J. Meterol. Res., 32, 302-312

(29) Ye Hong , Chaoliu Li , Xiaolan Li , Yanjun Ma , Yunhai Zhang , Deping Zhou , Yangfeng Wang , Ningwei Liu and Xiaojiao Chang . Analysis of Compositional Variation and 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Soluble Ions in PM2.5 during Several Winter-Haze Pollution Episodes in Shenyang, China. Atmosphere 2018, 9(7), 280

(30) Zhongyan Lu,Yangfeng Wang*,Li tian,Chenhe Zhang,Haifeng Lin. The Analysis of the Weather Conditions of a High Visibility Heavy Pollution Event in Shenyang .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8,199(1755-1315)doi :10.1088/1755-1315/199/2/022054

(31) 洪也,张莹,马雁军,张军,侯率,王式功,陈凯奇,李慧,张云海,周德平,王扬锋。沈阳市PM2.5离子成分对呼吸疾病门诊数影响研究.中国环境科学,2018,38(12):4697-4705

(32) 王若男,刘宁微(通讯作者). 2018. 辽宁中部地区持续性污染的天气分型. 大气科学学报, 40(6) : 721-728

(33) 刘玉彻,赵胡笳,杨洪斌,等. 丹东 2007-2014 年酸雨频率和后向轨迹分析.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41(S1):68-71

(34) 李晓岚,刘旸,栾健, 马雁军,王扬锋,张婉莹, 2018: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法沈阳市PM2.5质量浓度集成预报试验。气象与环境学报, 34(2): 99-105

(35) 周德平,苏航,耿树江,王扬锋,洪也,刘宁微。辽沈地区不同高度大气冰核数浓度的飞机观测。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34(6):133-139

(36) Xiaolan Li, Yanjun Ma, Yangfeng Wang, Ningwei Liu, and Ye Hong, 2017: Temporal and spatial analyses of particulate matter (PM10 and PM2.5)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over an urban city in northeast China. Atmos. Res., 198: 185-193

(37) Ningwei Liu, Yangfeng Wang, Xiaogang Ma, Yunhai Zhang. 2017. Evaluation of stratospheric temperature simulation results by the global GRAPES model. International Global on Renewable Energy and Development,100:012191

(38) Yangfeng Wang, Yanjun Ma, Zhongyan Lu, Hongxu Ma, Yunhai Zhang, Ningwei Liu ,Ye Hong,Xiaolan. LI In Situ Measurement of Atmospheric Particles Mass Concentration in Anshan.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7,69(1755-1307):1-7

(39) Yunhai Zhang, Yangfeng Wang, Hongbin Yang, Jiwei Xu,Qiang Gong.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and Air Temperature in Low Altitude Level in Panjin Wetland in Autumn and Winter,Advances in Intelligent Systems Research (AISR), volume 141,2017,222-226

(40) 刘宁微,马建中. 2017. 东亚区域对流层臭氧及其前体物的季节性关联. 应用气象学报, 28(4): 427-435

(41) 刘宁微, 马建中, 伍湘君, 孙健.两个模式对平流层温度模拟的比较与分析. 大气科学学报, 40(6) : 721-728

(42) 13.刘玉彻,戴萍,杨洪斌,等.2006-2014年丹东酸雨统计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40(S1):28-32

(43) Xiaolan Li, Qingyu Jia, Jingmiao Liu, 2016: Seasonal variations in heat and carbon dioxide fluxes observed over a reed wetland in Northeast China, Atmos. Environ., 127: 6-13

(44) Zhao, H., Che, H.*, Wang, Y., Wang, H., Ma, Y., Wang, Y., Zhang, X., 2016. Investig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Aerosols over the Coastal Region at Dalian, Northeast China. Atmosphere, 7, 103

(45) 李晓岚,张宏升。2016: 内蒙古科尔沁沙地临界起沙阈值的范围确定。气象学报, 74(1): 76–88

(46) 周德平,洪也,王扬锋等。沙尘天气过程对沈阳大气冰核浓度与尺度分布的影响。中国沙漠,2016,36(6):1672-1678

(47) 李晓岚,马雁军,王扬锋,赵胡笳,刘洪利。2016: 基于CUACE系统沈阳地区春季空气质量预报的校验及修正。气象与环境学报,32(6): 10-18

(48) 6.Zhao, H., Che, H.*, Ma, Y., Xia, X., Wang, Y., Wang, P., Wu, X., 2015.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he visibility, particulate matter mass concentration and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over an urban site in Northeast China. Atmospheric Research, 166, 204-212

(49) Ningwei Liu, Yanjun Ma, Jianzhong Ma, Yangfeng Wang, Suying Yang, Liguang Li. 2015. Atmospheric extinction properties in Shenyang, China. Particuology, 18: 120-126

(50) Xiaolan Li, and Hongsheng Zhang, 2015: Size distribution of dust aerosols observed over the Horqin Sandy Land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Aeolian Res., 17: 231–239

(51) 周德平,佟维华,温日红等。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负氧离子观测及其空气质量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3):181-187

(52) 刘宁微,马雁军,杨素英,王扬锋. 2015. 沈阳地区大气气溶胶消光特性的观测研究. 大气科学学报, 38(4): 458-464

(53) 5.洪也, 杨婷, 王喜全, 等.辽宁中部城市群灰霾污染的外来影响.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5,20 (6): 675−684

(54) 刘玉彻,杨洪斌,邹旭东,等.2005-2012 年沈阳地区降水酸碱度变化特征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38(12Q):116-119

(55) 王扬锋,马雁军,陆忠艳,李丽光,张云海,洪也。辽宁中部城市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与颗粒物的关系。气象与环境学报,2015,31(5):86-92.

(56) Xiaolan Li, Martina Klose, Yaping Shao, and Hongsheng Zhang, 2014: Convective Turbulent Dust Emission (CTDE) observed over Horqin Sandy Land area and validation of a CTDE scheme. J. Geophys. Res., 119(16): 9980–9992

(57) Xiaolan Li, and Hongsheng Zhang, 2014: Soil moisture effects on saltation and dust emission over the Horqin Sandy Land area in China. J. Meteorol. Res., 28(3): 444–452

(58) Yangfeng Wang,Yanjun Ma, Zhongyan Lu, Yunhai Zhang,Liguang Li,Ningwei Liu, Ye Hong. The variation of atmospheric visibility in Benxi of China.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Advanced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4(955-959),1409-1413

(59) 刘玉彻,戴萍,邹旭东,等.热岛季节分析和强热岛日污染物浓度分布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37(12O):117-121

(60) Zhao, H., Che, H.*, Zhang, X., Ma, Y., Wang, Y., Wang, X., Liu, C., Hou, B., Che, H., 2013.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over urban and industria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by using ground-based sun-photometer Measurement.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75, 270-278

(61) Zhao, H., Che, H.*, Zhang, X., Ma, Y., Wang, Y., Wang, H., Wang, Y., 2013. Characteristics of visibility and particulate matter (PM) in an urban area of Northeast China. Atmospheric Pollution Research, 4, 427-434

(62) 洪也,马雁军, 王喜全, 等.辽宁中部城市群灰霾天气的外来影响——个案分析.环境科学学报,2013,33(8):2115-2122.

(63) 刘玉彻,王连仲,杨洪斌,等. 沈阳 2001- 2010 年热岛变化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6(6L): 135- 140

(64) Xiaolan Li, and Hongsheng Zhang, 2012: Seasonal variations in dust concentration and dust emission observed over Horqin Sandy Land area in China from December 2010 to November 2011. Atmos. Environ., 61: 56–65

(65) Yangfeng Wang,Yanjun Ma, Zhongyan Lu, Ningwei Liu, Yunhai Zhang, Ye Hong. Observational Study on Atmospheric Particles Mass Concentration in Fushun in China.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Advanced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2(518-523),1580-1585

(66) Ningwei Liu, Yanjun Ma, Yangfeng Wang. 2012.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s of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atmospheric variables in multi-citi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 Environmenta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401581018

(67) 刘宁微,马雁军,王扬锋. 2012. 辽宁中部城市群夏季大气能见度的观测研究. 气象学报, 70(4): 814-820

(68) 马雁军,刘宁微,洪也,王扬锋,张云海.2011年春季辽宁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及其对不同粒径颗粒物和空气质量的影响.环境科学学报,2012,32(05):1160-1167.

(69) 刘宁微,马雁军,王扬锋,洪也,李丽光,刘庆婺. 2012. 辽宁中部地区大气能见度器测与目测数据的对比分析. 环境科学研究, 25(10): 1120-1125.

(70) 李晓岚, 张宏升, 2012: 内蒙古科尔沁沙地起沙近地层动力学阈值的试验研究, 高原气象, 31(1): 38–46

(71) 王扬锋,马雁军,陆忠艳,周德平,刘宁微,张云海,洪也。辽宁本溪大气颗粒物浓度特征。环境化学,2012,31(2):235-242

(72) 李晓岚, 张宏升, 2012: 2010 年春季北京地区强沙尘暴过程的微气象学特征研究, 气候与环境研究, 17(4): 400–408

(73) 周德平,洪也,王扬锋,刘宁微,张云海,李丽光。沈阳春夏季大气冰核浓度的观测研究。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2, 12(6)

(74) 刘玉彻,戴萍,刘晓梅,等.沈阳城市化进程对大气边界层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12J):123- 126

(75) 马雁军,刘宁微,王扬锋,洪也,张云海,周德平,赵胡笳.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环境研究进展.气象科技进展,2012,2(02):19-24.

(76) 刘玉彻,  王连仲, 赵凡等.辽宁葫芦岛地区海陆风及热内边界层研究, 海洋科学,2012年36(1):87-93

(77) Xiaolan Li, and Hongsheng Zhang, 2011: Research on threshold friction velocities during dust events over the Gobi Desert in northwest China. J. Geophys. Res., 116: D20210

(78) Yanjun Ma,Renjie Chen, 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and daily mortality in Shenyang,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409 ,2011,2473–2477

(79) 洪也,马雁军,李潮流,等.沈阳冬季灰霾日大气颗粒物元素粒径分布特征.环境科学研究,2011,24(6):637-644.

(80) 洪也,马雁军,韩文霞,等.沈阳市冬季大气颗粒物元素浓度及富集因子的粒径分布.环境科学学报,2011,31(11)2336-2346.

(81) 马雁军,刘宁微,王扬锋,洪也,张云海,刘庆鹜.沈阳及周边城市大气细粒子的分布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环境科学学报,2011,31(06):1168-1174.

(82) 王扬锋,马雁军,陆忠艳,周德平,刘宁微,张云海,洪也。辽宁地区大气中黑碳气溶胶质量浓度的在线连续观测。环境科学研究,2011,24(10):1088-1096

(83) 刘宁微,马雁军,刘晓梅,张云海,张菁,王扬锋. 2011. 沈阳地区霾与雾的观测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31(5): 1064-1069.

(84) 刘宁微,马雁军,刘晓梅,周德平,王扬锋,王若男. 2011. 蒙古气旋引发辽宁沙尘暴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 中国沙漠, 31(1): 217-222

(85) 马雁军,刘宁微,王扬锋,洪也.2009年夏沈阳一次大气灰霾污染过程及气象成因.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11(02):136-141.

(86) 王扬锋,马雁军,陆忠艳,张云海,周德平,侯波,李炳坤。沈阳黑碳气溶胶浓度的观测研究分析.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1,11(3):124-127

(87) 王扬锋,马雁军,陆忠艳,张云海,周德平,侯波,李炳坤。本溪大气黑碳气溶胶浓度的观测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12):22-25

(88) 刘玉彻,王连仲,杨洪斌,等.大连金州地区海陆风及热内边界层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12H):79- 82

(89) 刘玉彻,王连仲,杨柳,等. 沈阳 2007 年城市热岛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6G):96- 101

(90) 王扬锋,马雁军,陆忠艳,谷伟,刘宁微,洪也。2010年辽宁一次沙尘天气过程的气象因素及污染特征。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27(5):27-31

(91) 洪也,周德平,齐颖,等.东北地区气溶胶质量浓度分布特征的观测研究.干旱区地理,2010,33(2):224-230.

(92) 洪也,周德平,马雁军,等.沈阳城区春节期间大气细颗粒物元素的浓度变化及其来源.中国粉体技术,2010,16(1):23-27

(93) 李晓岚, 张宏升。2010: 我国沙尘天气微气象学和湍流输送特征研究进展, 干旱气象, 28(3): 256–264

(94) 王扬锋,马雁军,陆忠艳,李昌杰,刘宁微。辽宁一次持续性大雾气象条件和污染状况分析.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E):289-291

(95) 洪也,周德平,马雁军,等.沈阳地区PM10、PM2.5和PM1质量浓度的分析.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E)231-234

(96) 洪也,马雁军,刘宁微.沈阳冬季气溶胶粒子的化学成分及其来源的分析.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E),292-296

(97) 刘玉彻 杨洪斌 汪宏宇等.冷却塔烟气抬升高度及污染物浓度变化,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年26(1):40-44